为什么每次放长假必调休?答案来了…
发布时间:2023/09/27
摄图:思晨
千呼万唤,终于等到国庆放长假。
今年中秋国庆假合体,8天豪华长假更是让大家想去远方的心蠢蠢欲动。
但假期还没开启,也有很多人一想到节后的2天补班和连上7天才能等到下一个周末,瞬间就觉得8天假不香了…
话说回来,为什么每次放长假,都要调休?为何调休广受诟病,却没有被取消?关于调休,目前有哪些建设性观点?
这些问题如果你也有疑惑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。
和我们平时加班后所享受的调休不同,国家级的“调休”,是指国家利用公权力直接改变公休日的日期,将不属公休日的日期直接改为公休日,然后将特定的公休日改成工作日,从而实现“挪假”和“补班”的均衡。
比方说,中秋国庆8天假,其中9月29日(中秋节当日)和10月1日、2日、3日(国庆假)为法定假日,但连着的4、5、6号为工作日,原本无法休假。
通过调休的方式,原本为公休日的10月1日后调,抵充了1天的假期,再加上7号、8号2天的补班,成功把原本为工作日的4、5、6号调成了合理的休息日,连同之前的4天法定节假日,拼成了8天长假。
据报道,这种国家级的“调休”最早源于2001年,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假日经济。因为结果显而易见,这种将未连在一起的公休日与法定休假日调整为连休状态的方式,就慢慢沿袭了下来。
目前,春节、五一、十一就是最典型的连休假,因为假期天数较多,基本会有调休。
2008年后,国家法定节假日新增清明、端午、中秋节,五一假缩水。可当某个法定节日靠近周末,有与之连接拼成小长假时,也可能需要调休。
比如今年端午,节日当天在周四,调休周五拼成3天假,所以也有补班1天。
从目前来,虽然调休饱受诟病,但长假对刺激经济和消费的确有很大助推作用。又因为补班安排每年可能有变化,国务院都会提前发布当年的放假调休日期。
上面有提到,调休的本质,其实是国家为挪假调整公休日的日期,将原本的公休日,提前或推迟休完,这让全年的法定节假日(11天)和法定工作日(250天)保持着相对固定的状态,方便单位月计薪天数及日工资的计算。
与此同时,因为带薪假的承担者是用人单位,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权益,保持有效的工作天数,调休也很难说取消就取消。
除非法定假期变多,不需要为了保持长假天数而过多地挪假。或者直接控制假期长度,不用调休也能好好放假。
从目前看,虽然调休保持了节假日和工作日天数的稳定,但假后连续工作时间过长,这种不合理的调休,依然对人们的工作效率、工作心态等带来了不利影响。
针对取消调休这件事,大家呼声很高,也有人给到不少建设性思路。
比如今年年初,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就发文建议延长春节假期,取消调休制度。
近期清华大学教授田轩也公开表示不赞成调休,认为调休不如适当增加和延长假期,逢周末顺延。如此一来,大家能在享受假期的同时释放快乐消费的活力。
也有人提倡借鉴法国的搭桥假,即遇上法定节日和固定的周末双休日之间只隔一天,可以直接连着休假,没必要为了调休,把休息日变成工作日。类似观点都为调休提供了建设性参考。
虽然未来调休未必会取消,但实现调休方式的合理化,并借此实现保障工作/生产和刺激经济的平衡,却可能成为后续改进的方向。
备注:参考自中国普法、新浪微博,仅做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