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老板,从做好管理算起
发布时间:2017/12/19
怎样让公司成为一家牛逼的企业?很多企业家穷其一生都在探索其中的门路。法子很多,不过线索都指向了一点:
首先,成为一位好老板。
1
好老板千万款,你爱哪款?
关于好老板,有很多种定义。
有人认为要有好脾气。时不时搞搞团建,团结上下,该花该用的从来不拖泥带水。
小编以前所在的公司,就有这样一位老好人老板。手底下的人忠诚度也极高,一口气跟着干就是七八年。
他做了人力部门该做的事:多谋福利,团结员工,但唯独做不好老板。在盈利不乐观持续几年后,公司无期限休业。现在回想起,仍不甚唏嘘。
也有人认为是负责任。里外一把手,善于以身作则,当下很多商界领袖都自带这样的光环。这种负责可以到什么程度呢?简单来说,就是凡事都操心。
朋友公司就有这样一位巨负责的老板。从客户维护、签约、采购、生产、出货甚至打样、样品快递都要过问。年底对账,会安排销售、财务对一次,发现有异样,自己还会亲自过一遍。天生劳碌命,不过30出头就早早白了头。
随着公司新建两处厂房,员工数量突破500人,这会老板忙得更欢了。
当然,更多人认为是能干。比如王石。可即使是这样的人物,依然有很多闲言碎语。
很多人都知道王石酷爱运动,此前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登山、跳伞、玩极限等户外运动上。为此有股民抨击他:“不务正业”。
2
做好老板,先得做好管理?
性格、行动、能力,都不是衡量好老板的唯一指标。那什么才是?
实践证明:做好老板,先得做好管理。
关于企业管理哲学,目前很多企业家主要通过3方面获取:个人经验、自身实践和课堂教学(如总裁培训班、emba等)。
靠实践,周期长,还需要不断刷新。经验论和方法论,虽然有一定参考价值,缺乏对实际的分析,依然可能沦为鸡肋。
如此一来,如何有效应对新时期的管理难题?
在陈谏、黄树辉、杨剑侠合著的《互联时代的管理变革》中,作者提出了5大经营模式下企业管理的重心。
什么是5大经营模式?书中分为:个体模式、作坊模式、集中模式、细分模式和跨界模式。
从规模及分工看,个体户、私营企业、国有企业、新型企业等都包含其中,生活、工作、自由三方面各有侧重。
为什么有些老板“事无巨细,万事皆管”?不在其他,只因为他们“为工作而生活”,而集中化管理,可以严格控制成本,还能高效协调资源。
但这种模式放在大企业,多半会加重底下人的负担,剥夺员工的施展空间。死磕细节还会显得鼠目寸光。当然,最关键的,累死也没人打赏。
在产业横向打通、纵向不断深入的大前提下,主打精细化分工与合作的细分模式成了主流。同时作者认为:在互联网应用和思维的冲击下,定时定点集中的工作模式正逐步被回归“原本”的自由选择所替代,“跨界模式”在未来会比较吃香。
3
如何做好管理?
弄清了当前主流的经营模式,那有哪些管理办法?
关于如何做好管理,书中提炼出5种管理业态:“随意管理”、“任务管理”、“过程管理”、“结果管理”、“形散管理”。随着经营模式不断演变,企业管理风格也在经历变革。
“随意管理”主要针对个体经营户,以亲情、友情、感情为纽带。前期的管理,原始粗犷,除了利益均沾,基本上是无序的。有个主心骨,找到好队友基本就能搭台唱戏。
不过,当其发展成家族企业,管理会发生质变。目前,国际性家族企业并不少,从全球金融世家——罗斯柴尔德家族,到富可敌国的韩国百大家族企业,因为管理要兼顾雇佣和血缘关系,领袖号召力、配合紧密度、内外公平性等显得越发重要。
“任务管理”与“过程管理”是企业发展壮大后会经历的过渡阶段。前者以上传下达、跟进、完成任务为主,后者强调各业务环节的有效配合与运作。这时候,分工明确,规范流程,强化各业务环节的管控显得很关键。
结果管理,间接等于绩效主义或数字激励。这时,老板可以不必事必躬亲,但一定是公司战略的制定者、决策者、监督者,善于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,带着全员一起拼一起闯。
因为市场变化莫测,而老板承担的角色比较特殊,此时决策正确合适与否,往往是企业的生命线。
固步自封,容易被后来者赶超。战略天天变,朝令夕改,则可能导致“一将无能,累死千军”的局面。
形散管理,有点“甩手掌柜”和“无为而治”的意味,但核心在“形散而神聚”。这意味着:不必管太死,让大伙放手干;管理和工作方式应该多样化,弹性开明。
基于形散、合作、信任、契约式的“随意形散化”风格,目前部分互联网公司已经在尝试,间接还带来了雇佣制的变化。
谈了这么多,总结起来,就是:从实际出发,不同情况不同打法。书中认为灵魂在于:“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”。没有管理,不是任其自生自灭,而是不横加干涉,适时引导,抓关键点做关键事,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
当管理可以收放自如,距离打造成为好老板和牛逼企业,只一步之遥。
pg电子网站的版权声明: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pg电子官网入口删除。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