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薪不到位,公司赔6万…hr谈薪这些要注意
发布时间:2022/12/05
近日看到一条新闻,有些震惊。
hr谈薪,是福是祸,还是锅?
1)高承诺无法兑现,后期引发的不满和劳动冲突其实更大。
2)新版《民法典》对书面形式的定义,早已脱离原始范畴,微信聊天能有形表现所载内容,还能随时调取查用,也已被视为书面形式(参考第469条)。
3)招聘负责人受公司委托行使招聘权,属于职务代理,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公司,反过来也对公司形成了约束力。
4)合同约定工资和实际不符,这种情况一旦被发现,反而让企业处境更不利…
结果,招聘负责人直接面临“背锅”的困境。
而公司那边,还是需要补上6万多的工资差额。即便后来不服上诉,法院依然选择了维持原判。
hr谈薪可能存在的风险
定薪确认和审批的严谨与否,关系着企业的用工成本,这块hr较少能干涉。
但前期的谈薪姿势恰当与否,是否为企业用工埋下隐患,招聘hr在这块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。
比如以下几种谈薪的情况,就可能为后续遗留一定风险:
01 虚假高薪招聘。
其实上面的案例就有这种成分,只不过反应周期长,具有很大的隐蔽性。
在现实生活中,虚假的高薪招聘可能入职时就会被拆穿。比如有位网友就吐槽:
此前看到某公司的招聘,岗位月薪是5万,和hr谈薪时,这个薪资也谈得没问题。但当他放弃现有的工作,入职到该公司时,却发现说好的5万月薪变成了1.5万。
这种违背诚信原则,在合同订立时弄虚作假的行为,其实直接构成缔约过失责任。轻者影响声誉,造成对方损失的,承担赔偿责任在所难免(参考民法典第500条)。
02变相压价减薪。
和虚假高薪招聘不同,谈薪时变相压价,成了有些hr为了替公司节约成本,主动或被动的选择。
虽然初衷可以理解,但操作不当,直接变劝退或增加用人风险的情况也不少。
比如一前同事就发圈说:此前面试的公司,前期聊得还不错,没想到谈薪环节,对方各种挑刺揭短、花式pua,就为了压下1000块工资。他隐忍不发,转头就拉黑对方,接了其他公司的offer。
也有谈薪时有些达不到心理预期,入职后发现新offer工资更高,果断闪人的。
还有被压价后心里不痛快,入职后摸鱼摆烂,认为给多少钱干多大事的……
从这些看,其实谈薪的结果好坏,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场招聘的成败。
写在最后
虽说在谈薪定薪上,人力资源部没有很大的决策权,导致很多优秀的候选人,在这关可能因为薪资谈不拢,最终不欢而散。
但在如何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价位、怎么有效地上传下达、实现人才积累和盘活等方面,hr能做的,依然有很多,也有一定技巧性。
比如当招聘方预算和对方期望值稍有落差,通过凸显岗位优势、给到相应补偿,或视情况,协调双方能接受的中间值,都能让原本无望的招聘,还存有一定的转圜余地。
即便薪资落差大,也可以不用把结局说死。
表达自己有努力争取的诚意,将其加入人才资源库,显示后续想推荐合适机会的心意,也能提升对方的好感度,为未来招聘做铺垫等。
这需要招聘hr站在双方的立场,用心做好沟通者、协调者和执行者的角色。
别看这只是很小的一步,却可能将招聘向前推进一大步。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欢迎留言交流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