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业金怎么领?能领多久?一文看懂
发布时间:2023/05/26
最近有朋友吐槽遇上裁员,老板自己都出去找工作了。
她本以为能很快找到下家,没想到几个月下来,还没找定工作。眼看就要断粮,陷入两难的她想到申请失业保险金(以下简称:失业金)。
但具体怎么申请?需要提交哪些材料?每月能领到多少?最长能领多久……这些她心里完全没数。
如果你对此也有疑惑,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。
目前,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,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:
1.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
2.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
3.已进行失业登记,并有求职要求
以上主要参照自《社会保险法》第45条。
其中,社保交满1年和办理失业登记没啥疑问,但哪些情况属于“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”呢?
举例来说,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约,单位破产或被吊销营业执照、责令关闭、撤销、提前解散,遭遇过失性或非过失性辞退,被裁员,双方协商解约,被单位解聘或辞退、除名、开除,以及因单位未履行应尽义务(如拖欠工资、不交社保)导致自离等,都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。
这点可以参考《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〉若干规定》第13条。
如果脱离这些情况,只是自己主动自愿离职,则不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范畴,也就无法申领失业金。
虽然各地标准不一,此前还存在离职后15天之内、30天内、60天内需办理失业金,逾期视为放弃的说法。
但根据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失业保险金“畅通领、安全办”的通知》(人社厅发〔2020〕24号):经办机构是不得以超过60日申领期限为由拒发失业金的。
这意味着目前失业后申请失业金,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。
不过失业后如果符合申请条件,也有计划申请失业金,建议及时办理。
一来可以尽早享受相应权益;二来,需要前东家配合的工作如社保停保、开具证明材料、递交失业人员名单等,沟通起来会更顺畅。
符合申请条件,线上线下都能办理。基本流程可以参考下图:
关于这点,大框架可以参考《社会保险法》第46条。
失业前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:失业保险金领取时限最长12个月
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:失业保险金领取时限最长18个月
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:失业保险金领取时限最长24个月。
一般来说,失业金领取金额和时限,和社保缴费年限、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密切相关。至于具体失业保险金能领多少,能领多久,各地其实标准不一。
比如北京地区,可申领失业金的标准及时限如下:
图为:北京地区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,参考自北京人社局
上海地区可申领失业金的标准如下:
图为:上海地区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,参考自上海人社局
深圳地区可申领失业金的标准及时限如下:
图为:深圳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,参考自深圳人社局
浙江地区可申领失业金的标准及时限如下:
图为:浙江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,参考自《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》
广西地区可申领失业金的标准及时限如下:
图为:广西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
宁夏地区可申领失业金的标准及时限如下:
图为:宁夏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,参考自人社局
部分地区如河北、河南、陕西等,失业金领取标准则按区域计发。
比如陕西省失业保险金标准,一类区为每月1944元,二类区为每月1845元,三类区为每月1755元等,不一而足。
总的来说,失业金一般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,但也不会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,具体可咨询当地人社局。
为了给失业人员提供较好的生活保障,领取失业金期间,失业人员还能享受到这些权益:
1.免费享受基本医保待遇;
2.如领取失业金期间死亡,可获得一定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;
3.职业培训补贴;
4.法定或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等。
可以。根据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失业保险金“畅通领、安全办”的通知》:
自2019年12月起,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但仍未就业,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,可以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,直到法定退休年龄。
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,但还没有领养老金的参保失业人员,在办理失业登记后,也可以申领相应的失业金。
不过已经办理退休,在领退休金的人,则不能再继续领取失业金。
比如存在重新就业、应征服兵役、移居境外、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况,以及无正当理由,拒不接受当地政府指定部门或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提供的培训,都应该停止领失业金。
其中,是否重新就业,因为很难逐个评估跟踪,一般当有用人单位为失业人员缴纳社保时,经办机构就视同其已经重新就业,会停止发放失业金及相关待遇。
写在最后
其实很多人在失业后,即便满足申领失业金的条件,也未必会申请,而是积极求职,好尽快脱离待业状态。
不过对于短期内因失业导致经济困难的人来说,失业保险金的存在,的确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。
为了保护个人隐私,现行法律还将“不得将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的情况写进职工档案”,也是很人性化了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,希望大家能稳住工作,不用面对失业的被动局面。如果已遇上这样的局面,也希望此文能或多或少给到一定参考。
备注:因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及相关政策一直在动态变化,记得留意最新政策。以上仅做参考。